天生好動 賽道試駕寶馬1系運動轎車
試駕評測第一新車 2017-02-13也許當我說出這是一輛前驅寶馬時,您會感到一些失望,但請相信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只要調校到位,前驅車還真不一定就無緣于駕駛樂趣。
早在2016廣州國際車展上,寶馬正式發布了全新BMW 1系運動轎車,這款寶馬集團旗下,由中德雙方共同開發的首款緊湊級運動三廂轎車,肩負著拓展全新細分市場以及強化年輕化戰略的重要使命。并希望通過年輕化的外觀升級、互聯科技以及駕控體驗打造一款鎖定年輕消費群體,以運動性能見長的緊湊級轎車。而就在今天,我也有幸在第一時間試駕到了這臺寶馬UKL平臺的首臺運動型轎車。地點嘛,自然選在了運動型車的絕佳試煉場——北京金港賽車公園。
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外觀設計高度延續了Compact Sedan概念車的設計元素,與此同時,雙腎型進氣格柵,全新的六邊平底天使眼日行燈,以及霍夫邁斯特拐角等寶馬經典設計元素也悉數出現在了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車身上。
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外觀設計上無不在努力營造出一股強烈的動勢,隨處可見的寶馬經典設計語言也讓人隨意一瞥也能立刻分辨出這是一臺寶馬。
車頭設計相當大氣,全新的天使眼日行燈的怒目而視也顯出了一股小而兇悍勁兒,而在保險杠下方,也另有乾坤。
LED大燈帶有彎道輔助照明功能,寶馬全新的六邊形平底天使眼日間行車燈也首次應用在了量產寶馬1系運動型轎車上。
保險杠下方外側的開口可以梳理車頭至前輪拱的氣流,從而降低噪音,而內側的則是用來冷卻剎車的導風槽,細節之處彰顯寶馬運動風范。
?
集成了LED轉向燈的低風阻雙色反光鏡也為車身增添了一絲運動氣息。
車身側面顯得十分健壯結實,一條犀利的腰線自車燈處貫穿至車尾。值得一提的是,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前懸并不像其他前驅轎車那樣過于前探,整體側面造型協調程度較高。
本次試駕的寶馬1系運動轎車125i車型車身側面帶有“Sport line”徽章。
車門把手造型同樣頗具設計感,同時體積粗壯,握起來讓人心里感覺很踏實。
寶馬經典的霍夫邁斯特拐角在1系運動轎車上同樣沒有缺席,這一經典設計的結構優勢也更利于后排座椅的整體化設計,也為后排乘客上下車提供更多便利。
采光面積0.7的全景天窗為車內帶來更為通透的乘坐感受。
車尾厚實飽滿的造型看起來更像是寶馬3系GT或5系GT車型的車尾設計。
車尾同樣具有鮮明的寶馬家族設計特征。
后備廂蓋上方的“鴨尾”造型十分明顯,排氣管也采用了雙邊單出的布局。
晶瑩剔透的尾燈為鹵素光源與LED相結合,折線燈帶的設計為車尾帶來較高辨識度。
1系運動型轎車全系將出現16英寸、17英寸和18英寸三種尺寸的輪圈,由于試駕環境溫度較低,與本次試駕的125i頂配車型18英寸輪圈所搭配的是型號為225/45 R18冬季輪胎,并非市售車型所配備。
車身尺寸對比 | |||
寶馬1系運動轎車 | 奧迪A3 | 奔馳CLA | |
長度(mm) | 4456 | 4462 | 4645 |
寬度(mm) | 1803 | 1796 | 1777 |
高度(mm) | 1446 | 1421 | 1417 |
軸距(mm) | 2670 | 2629 | 2699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內飾部分同樣帶有鮮明的寶馬家族特征,并延續了外觀動感年輕化的設計理念,采用駕駛者導向設計的中控臺以大面積搪塑材質覆蓋,并輔以一整塊鍍鉻裝飾條予以點綴,8.8英寸中央顯示屏、BMW iDrive系統、以及駕駛員平視顯示系統等科技配置也讓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內飾部分充滿現代感。
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內飾設計依然帶有鮮明的寶馬風格。中控臺偏向駕駛員一側,8.8英寸中央顯示屏以及駕駛員平視顯示屏為車內增添了不少科技氛圍。
簡潔而又富有動感的線條貫穿于1系運動轎車的內飾之中,在儀表臺、車門內飾板,以及座椅上均有處出雙排線腳裝飾,帶有濃濃的工藝美感。
運動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盤為全系標配,工藝細致,握感舒適。
多功能方向盤左側為定速巡航控制按鍵。
右側為多媒體控制按鍵。
儀表盤采用機械式指針與液晶顯示相結合的設計,個人認為指針式儀表所帶有的機械美感永遠是液晶儀表無法替代的。
駕駛員平視系統可以顯示當前車速、路段限速等信息,讓駕駛員可以更為專注于享受駕駛。
換擋撥片總是運動轎車不可或缺的配置。
自啟停關閉按鈕向寶馬其他車型一樣設置在發動機啟/停按鈕下方。
雙區自動空調帶有可隔絕PM2.5的空調濾清器。
尺寸高達8.8英寸的中央顯示屏可謂傲視同級,此外,全系標配的互聯駕駛服務也在路況日益復雜的用車環境中為車主提供不少便利。
在主打年輕化,科技化,運動化的寶馬1系運動轎車上,BMW iDrive系統自然也不會缺席。
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駕駛模式分為“運動”、“舒適”,與“節能”三種。在封閉的安全場地內,駕駛模式選擇鍵上面的按鈕,就是開啟“快樂之門”的鑰匙。
“Autohold”功能并未在車內出現。
車內隨處可見的雙排縫線針腳顯露出濃厚的手工藝美感。
2670mm軸距為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車內空間表現提供了保障,加厚的打孔真皮運動座椅也將前后排乘客的舒適性照顧周到,40:20:40比例折疊的后排座椅靠背,以及后行李箱儲物格、舒適進入系統可自動開啟的后備廂蓋等設計也進一步提升了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用車便利性。
帶有多向電動調節以及記憶功能的Dakota打孔真皮運動座椅可以為駕駛者提供舒適的坐姿及良好的包裹感,在激烈駕駛時靠背也能夠提供充足的側向支撐以固定駕駛員身體。
后排真皮座椅坐墊也做了加厚處理,坐上去有陷入感,較長的坐墊對大腿部也能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
體驗者(身高186cm)坐在駕駛席,將座椅放至最低后,頭部空間剩余4指。
后排頭部空間剩余約2指,膝部空間從圖片上看已經所剩無幾,而實際情況是由于前排座椅靠背背面的內凹設計,膝蓋空間還有3到4指的距離。
寶馬1系運動轎車車內設置有多處儲物空間。
中央扶手箱容量夠大,造型規整,并內置電源。
在后排使用率較高的國內用車環境中,后排出風口以及電源的配置也表現了寶馬1系運動轎車對后排乘員悉心關照。
雖然沒有了傳動軸,但后排中央通道凸起依然比較明顯。
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后排空間達到了425L。
在后備廂地板下方配有儲物格,備胎的缺席意味著1系運動型轎車將采用缺氣保用輪胎。
后排座椅靠背支持40:20:40比例放倒,以進一步拓展后備廂空間。
作為寶馬UKL前驅平臺的首款運動型轎車,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登場無論在寶馬粉絲還是廣大車迷眼里也許是很有爭議的。如果您是一個寶馬粉絲或駕駛愛好者,也一定對“推頭(轉向不足)”兩個字恨之入骨,而與之關聯的詞匯就是“前輪驅動”。這也正是不少車迷對寶馬采用UKL平臺車型抱以懷疑態度的根結所在。而我也可以在試駕過后交出一個答案:不用擔心,這臺前驅寶馬已經竭盡所能,將轉向不足扼殺在搖籃里。
這臺前驅寶馬已經竭盡所能,將轉向不足扼殺在搖籃里。
寶馬1系運動轎車將搭載三種動力配置,分別為一款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分為高/低兩種功率輸出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并分別搭載6速/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本次試駕的寶馬125i搭載2.0T高功率版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70kW(231Ps)/5000rpm,峰值扭矩350Nm/1250rpm。
寶馬1系運動轎車125i車型搭載最大功率170kW(231Ps)/5000rpm,峰值扭矩350Nm/1250rpm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
與之搭配的是來自愛信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1.5T車型將搭載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 在試駕活動中,寶馬特意使用舉升機將一輛125i車型的底盤結構展示給我們。
寶馬一系運動型轎車采用了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懸掛部分采用鋁制結構。
寶馬1系運動型轎車底盤有多處鋁制、鋼制相結合的加強結構,使整車剛性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一點也通過賽道上激烈駕駛時活躍而又穩定的車身動態得以充分體現。
寶馬1系運動轎車的底盤調校十分活躍,車頭愿意轉向,車尾也沒有任何拖泥帶水,并總是在需要時機敏的向外側滑動來配合車頭轉向。
車身剛性很足,在轉向過程中駕駛員任何手腳動作都能在第一時間反映到車身姿態上,高速彎將抓地力玩弄于鼓掌中的感覺令我愛上了用這臺前驅寶馬去攻陷每個彎道。
發動機扭矩表現出色,隨著轉速的逐漸攀升,澎湃的動力也悉數釋放而出。頗具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風范。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師采用等距半軸克服了大馬力前驅車天生固有的扭矩轉向問題。
變速箱換擋邏輯與平順程度均屬上乘,在駕駛過程中全程使用自動模式也毫無問題,如果希望更加激烈的去駕駛,在入彎前用撥片降下幾個擋,變速箱會在第一時間執行好駕駛者下達的指令。
由于試駕當天的氣溫一直處于冰點之下,試駕教練出于安全考慮將試駕車換成了冬季胎,柔軟的胎肩和肥厚的胎壁削弱了一部分的路感,即便如此,寶馬125i的轉型精準度依然不會有辱方向盤上的藍天白云徽章。
無論是調頭彎還是刁鉆的高速彎,寶馬125i的方向始終都能提供足夠的路感來供我調整入彎的線路。結合活躍的車尾,利用重心隨時調整車身的姿態更是輕而易舉。
即使高速碾過賽道路肩,懸掛的動作快速而干脆,車內不會感到明顯顛簸,只有“砰砰”兩聲和兩下柔韌的拋離感。寶馬1系運動轎車懸掛所采用的液壓襯套功不可沒,整個底盤表現出了很高的質感。
寶馬125i的懸掛調校在運動性與舒適性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由于采用了變徑彈簧,懸掛對路面有著不錯的貼合程度,能夠將大部分細碎顛簸悉數吸收。
而在轉向時隨著車身側傾的增加,彈簧也會馬上展現出其中后段堅實的支撐能力。
編輯點評:
我可以感受到寶馬在1系運動轎車的底盤調校方面投入的精力和心血。這臺前驅的入門級寶馬轎車,同樣是一臺繼承了寶馬家族百年運動基因的運動型轎車。經過賽道的試煉,寶馬1系運動轎車在(文章來源:愛卡汽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