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華60載|這個企業給中國汽車全球化“打了樣”

行業資訊第一新車 2024-11-10
圖片
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文|智庫君

2024年,是中國汽車市場充滿挑戰的一年。

隨著市場結構進入深度調整,國產車企用價格和智能化擊穿現有產品體系之際,合資車企的燃油車防線不斷被擊潰,?曾經市場上的絕對主角陷入群狼環伺的境地,與之而來的,“合資車還行不行?”“合資車企還能打嗎?”“合資車企全面潰敗?”一連串問題直擊合資車企靈魂深處。

圖片

付于武在2024金臺汽車論壇“中國汽車崛起與合資企業的貢獻”主題環節演講

針對近期關于汽車合資的大討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表示,“從技術、資本、市場、品牌、國際化,甚至團隊,我們都受益于合資企業,我們要肯定合資企業的貢獻。”同時也對合資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一是深入本土化,快速響應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合資企業一定要深耕中國汽車市場的本土化,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進行本土適應性開發;二是加強與中國汽車企業的合作,形成協同創新效應;三是堅定走綠色轉型、低碳發展之路。合作協同是永遠的合作,互相成就是合資雙方的共同堅守。”

實際上,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入華六十年,豐田正在通過在電動化、智能化等領域的持續投入,交出新時代的答卷,即踐行長期主義價值觀,堅持多路徑新能源技術路線,行至產業變革的“山”前,堅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而豐田在中國市場60年的深耕,也是豐田全球化戰略最典型的體現,為中國汽車企業如火如荼的出海,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樣本”。

四個“精髓”濃縮60年

正在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連續七年不曾缺席的豐田展臺上,一輛歷史悠久的“老爺車”——皇冠將回憶拉至1964年,那是中國用戶對于豪華車最早的記憶,也正是這款車開始了豐田與中國六十年不解之緣。

圖片

1964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皇冠車型

在那年的廣交會上,首次參展的豐田汽車在中國展示了第二代皇冠V8車型,一位神秘參觀者一次性訂購了10輛皇冠轎車。1973年廣交會上,中國引進了200臺第四代皇冠轎車用于嘉賓接待。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與時代先鋒的拼博進取,擁有一輛皇冠轎車成為當時無數國人共同的夢想,“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語開始家喻戶曉。

一部皇冠車,半部豐田史,皇冠開啟了國人對于日系豪華汽車的認可。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深入,豐田不僅將最先進的產品帶入中國,同時將領先的生產方式、配套供應鏈、核心技術等一一導入,幫助中國汽車產業“打破空白”,這也是豐田60年來的長期主義之道——發掘新興市場的戰略眼光,基于對市場需求的洞察提前布局全面投入。

圖片

豐田“精益生產之父”大野耐一訪問一汽并指導精益生產

1981年,豐田生產方式創始人、被稱為“精益生產之父”的大野耐一到訪一汽,指導建設兩條模范生產線,這是豐田“精益生產方式”首次引入中國;1990年,豐田成立中國汽車工業豐田金杯技工培訓中心,至今已向中國汽車產業培養了超過4萬名優秀中高級技能人才;九十年代,豐田在天津構建配套體系,設立一系列零部件公司,為未來合資奠基。

2003年至2004年,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先后成立,實現現地化生產,豐田在華迎來全面爆發,凱美瑞卡羅拉雷凌普拉多賽那等豐富車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并受到消費者喜愛,豐田汽車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

圖片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落戶中國

2011年,豐田全球最大的海外研發中心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落戶中國,推進混動車型國產化;2023年8月,研發中心向電動化和智能化改革,并正式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意味著豐田在華研發本土化從1.0升級為3.0時代,從過去將全球的技術做本土化適配迭代到本土化研發,將“中國式繼承與進化”貫徹到實處。

圖片

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中嶋裕樹

“在中國現地針對中國消費者進行研發已經迫在眉睫。”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中嶋裕樹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非常迅速,今后豐田在中國業務開展的工作方式不是中國和日本商量著來,因為有中國現地的需求、中國現地的聲音,只有當機立斷在中國現地做決策,才能開發出令中國消費者滿意的商品。

總結豐田在中國60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豐田全球化的精髓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靈活的市場進入與適應性策略。豐田在全球化過程中采取了多種策略以適應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

2、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豐田在全球化過程中非常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通過增加研發支出,豐田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高了國際市場的產品競爭力。

3、精益生產與管理。豐田創造了著名的“精益生產”管理體系,通過JIT(準時制)、零庫存以及全員參與改善等方式,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效率,也實現了靈活敏捷應對市場變化。這種管理體系幫助豐田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4、全球生產布局與本土化生產。豐田通過在北美、亞洲和歐洲等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實現了全球生產布局的成熟。同時,積極進行本土化生產,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文化差異。這種策略有助于豐田在全球市場中更有效地運營和降低成本。

所以,豐田全球化的精髓在于其靈活的市場進入與適應性策略、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精益生產與管理以及全球生產布局與本土化生產的結合。這些策略推動了豐田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領軍者。

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針對汽車合資企業未來的發展,有業內專家給出兩個重要建議:

1、首先是以豐田汽車為標桿,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布局“多元化”能源結構的技術路線,生產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更安全的新汽車,如新一代更低能耗的HEV產品;二是積極備戰固態鋰電池的EV產品;三是以自己的體系優勢參與增程式插混的市場競爭,避開頭部中國品牌車企的鋒芒;四是有條件的企業可與外方母公司協同發展FCV產品。

2、與外資母公司合作,布局國際巿場,拓展燃油車、HEV市場,以平衡合資車企戰略調整期的財務收支狀況。

圖片

Multi-Pathway

不難看出,豐田已經成為合資企業在華轉型升級的標桿。堅定走Multi-Pathway多路徑新能源技術路線,是豐田始終堅持的戰略。

實際上,豐田在電動化方面布局,遠遠早于中國開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時間。2005年12月,豐田將全球首款量產混合動力車——PRIUS普銳斯引進中國,并在2015年實現混動車型國產化。

數據更為直觀,豐田混動進入中國市場近二十年,迄今為止沒有出現過一起因車輛事故導致的漏電觸電、電池爆炸燃燒的案例。

圖片

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

“豐田的混動從1998年開始量產,即HEV,采用動力分流的路線,全球市場已突破2800萬輛,目前為止沒有一輛出現電池包過熱的問題,電池小,電池的充放電倍率很高,低溫性能也非常好,在城市節油的效果也很不錯,可以到35%左右的水平。像卡羅拉在城市里跑大概也就是4.5升左右。為什么豐田去年一年賺了2300多億元?我們全中國的汽車企業加在一塊還沒有它賺的 多,HEV有很大的貢獻。”江淮汽車集團原董事長左延安表示。在他看來,HEV(混合動力)、低電量的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固態鋰電池純電驅動、燃料電池的汽車會呈現長期并存的一個狀態,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這和豐田的多路徑戰略(BEV、HEV、PHEV、FCEV)不謀而合。

在豐田看來,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和14億人口,用車場景不同,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差異較大,多路徑戰略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選項。無論什么樣的使用環境,豐田生產的產品都能應對。將“車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踐行到底。

目前豐田在中國市場構成了涵蓋燃油、純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驅動形式的全品類、全面智電化的產品矩陣。

圖片

bZ3C

圖片鉑智3X

此次進博會上豐田與中方伙伴攜手合作開發的面向Z世代的中型純電SUV車型bZ3C,以及偏向家用的A+級純電SUV鉑智3X,兩款新車將配備最新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智能座艙;氫能方面,與中國重汽共同研發,搭載由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生產的TL Power 300燃料電池系統的49t燃料電池牽引車全球首次展出,豐田提供長途重載運輸場景下的雙系統產品,促進氫能在干線物流中發揮重要作用;可兼容不同種類、不同衰減程度的退役電池的大容量Sweep儲能系統首次亮相,為綠色低碳的新能源生態助力。

圖片

49t燃料電池牽引車

“接下來我們會強化PHEV的業務。”中嶋裕樹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表示,并透露豐田固態電池的發展正在按2027年~2028年投入實際應用的計劃順利推進。

隨著新一代固態電池“上車”倒計時,堅持用技術破內卷的豐田或將迎來下一個高速發展期。

不難發現,外界宣揚的“豐田電動化落后”基本上是誤讀,豐田在新能源領域已從點到面全維度布局,持續為中國消費者量產幸福。

智能化方面,豐田也在加快融入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大潮,比如加快開發中國市場專用的智能座艙,針對中國消費者喜好開發車機系統;比如與四維圖新、小馬智行等合作,加快自動駕駛、先進安全技術的開發,釋放出“1+1>2”的全新產品價值。

圖片

豐田與小馬智行合作的鉑智4X L4級無人駕駛Robotaxi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豐田一直堅持開發完善福祉車,讓“Mobilityfor All”(為了所有人的移動出行自由)不再是空談,勾勒出一個具象化的未來移動社會縮影,全方位助力全國超過3億的老年人+殘障人士的移動出行。

圖片

bZ3純電動(福祉版)

圖片

埃爾法福祉改裝試作版

“心無旁騖的多元化技術路線布局,深化本土戰略從“In China,for China”到“In China,With China”,讓中國成為全球驅動力”,正是豐田面對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給出的答案。60年風雨征程,豐田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一家具有戰略眼光、堅持可持續發展、踐行長期主義的全球化企業該有的樣子,也為如火如荼的中國車企出海提供了范本。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的智慧似乎與豐田的經營哲學,不謀而合。

面對挑戰,保持冷靜和理智,不驚慌失措、不盲目應對。專注于當下的事情,不被過去的回憶或未來的幻想所干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地應對每一個挑戰和機遇。這種態度不僅有助于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還能讓我們更加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和追求。